68岁的老李头,身板硬朗,冬天一件夹克就能下地干活,夏天顶着烈日锄地也不觉疲惫。乡邻们都羡慕他这“铁打的身子”,老李头却笑着说:“好体质不是天生的,是养出来的!” 究竟怎样的体质才算好?难道仅仅是不感冒、不头疼吗?医生指出,好体质并非如此简单,它体现在六个方面:
第六个特征:面色红润,手脚温热
中医有云:“人逢喜事精神爽,气血足则面色红润”。体质好的人,脸色红润有光泽,手脚常年温热,不会冰凉,也不会出虚汗。这并非巧合,而是身体内在调节能力的真实写照。 反之,手脚冰冷、指甲苍白、脸色发青,往往是阳虚或血虚的表现。 那一抹红润,正是内脏健康的“浮雕”,别小看它!
展开剩余82%第五个特征:走路有劲,说话有气
俗话说“看一个人有没有底子,就看他走路带不带风”。体质好的人,步履稳健有力,即使上了年纪,也精神十足。这是因为他们的心肺功能良好,气血运行通畅。中医认为“肺主气”,肺气充足,声音自然洪亮;“心主血脉”,心脏功能强健,走路自然不会虚弱无力。反之,如果走几步就气喘吁吁,说话有气无力,甚至声音细微,不愿多言,则可能预示着阳气不足,气血亏虚。
第四个特征:食欲稳定,不挑食
一个人吃得香不香,直接反映了脾胃的健康状况。体质好的人,通常食欲稳定,不挑食,饮食规律,饭量适中。这说明他们的消化系统功能正常,胃酸分泌、胃肠蠕动有规律。而那些经常食欲不振、挑食厌食的人,则可能提示消化系统功能紊乱。医生指出,食欲好坏不只是嘴巴的事,更关系到营养吸收、气血生化。吃得好、吸收好,身体的“原材料”充足,气血自然旺盛,抵抗力自然增强。
第三个特征:少生病,感冒恢复快
俗话说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”。体质好的人,并非完全不生病,而是即使感冒了,也能在短时间内恢复,不易发展成大病。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强劲活力。中医讲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,说的正是这个道理。那些年年感冒,伤口愈合缓慢的人,往往气血不足或存在慢性炎症。免疫力如同庄稼地的水源,丰收与否,全靠它。而免疫力并非靠“补品”堆砌,而是长期良好生活习惯的结晶。
第二个特征:大便成形,排便规律
许多人认为不便秘就是肠胃好,其实不然。体质好的人,大便软硬适中,颜色黄褐,每日定时排便一次,排便顺畅,干净利落,轻松舒适。如果三天两头便秘,或经常腹泻、大便粘腻难冲,则可能暗示肠道菌群紊乱,甚至脾胃功能下降。中医认为“脾主运化”,脾虚则水湿不运,易积聚在肠道,导致排便异常。医生提醒,排便是一项重要的“自我清洁”方式,与肝脏排毒、肠道菌群稳定密切相关。忽视它,如同房屋不打扫,迟早会“脏乱差”。
第一个特征:睡得快,醒得稳
睡眠质量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。体质好的人,通常拥有一个共同点:头一沾枕头,不到十分钟就能入睡,而且一觉睡到天亮,不翻来覆去,不易惊醒。这并非运气使然,而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协调运作的结果。临床观察发现,那些难以入睡、夜里常醒、早晨仍觉疲惫的人,多半伴有肝气郁结、脾虚或血虚的倾向。长期睡眠不足,免疫力下降,各种小毛病便会接踵而至。“睡得香”的背后,是脏腑的协同运作和充盈的气血。
那么,老李头为何能“六项全中”?而有些人年纪轻轻就达不到标准呢?这并非命运使然,也并非基因决定。医生指出,虽然体质受先天因素影响,但后天调养才是关键。长期情绪压抑、饮食不规律、熬夜、缺乏运动、环境污染等,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坏习惯,才是体质变差的罪魁祸首。
一位52岁的农村妇女,常年操持家务,吃饭不定时,情绪常压抑,年纪轻轻身体却如同“旧机器”,动不动就头晕、怕冷、失眠。经医生诊断,她属于典型的亚健康体质。在医生建议下,她规律作息,每天散步,学习情绪疏解,并坚持每周拔罐、泡脚。三个月后,睡眠改善了,胃口也好了,人也精神了许多。
医生强调,养出好体质的关键在于五个字:“顺其自然”。顺时:春养肝、夏养心、秋养肺、冬养肾,顺应四时节气调养身体;顺性:根据自身体质选择方法,不可盲目进补或跟风养生;顺气:情绪调畅是根本,郁结伤肝,怒伤心,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,气顺了,病自然就少了。
医生不建议长期依赖补药,即使是黄芪、人参、当归、白术等常用中药,也需辨证使用,不可一概而论。感冒药等更不可长期服用,以免伤及肝肾。
身体如同土地,勤耕细作则肥沃,懒惰荒废则贫瘠。与其比年龄、比收入,不如比比谁更懂得养生之道。体质好的人,活得更久,也活得更自在。
(声明:本文仅供科普,如有不适请就医。)
"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